作者 审评四部七室   王  涛、高晨燕、左晓春 发布日期    20080318

 

      在实¤体器官移植领域,有效防治对器官的排斥反应是器官移植成功与∏否的关键。药物防止@排斥反应有两个方向,一个是□有效诱导免疫耐受,一个是使机体处◥于免疫抑制状态。尽管诱导免疫耐受可能是器官移植的未来,但目前的主要手段依然是免疫抑制。研发新型免疫抑制◢剂和探索合理免疫抑制剂用药方案,是提高〓移植器官远近期疗效的关键。
      国内使用的防治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剂,主要依赖国外进口以及后来国内的仿制。目前,由于用□ 于该适应症药物在国内未进行过系统的临床评价,进口及仿制品种的说明书均▓采用国外同品种说明书的做法。据国内↓一些器官移植中心介绍,在使用这些免疫抑制剂时,普遍发现说明书中推荐的剂→量偏高,客观存在治疗过度情况。在免疫抑制剂可能存在着种族敏感性和→医疗实践的差异,照搬国外的用法用量存在着治疗不当的风险。
      为保证该适应症患者在临床实践中能接受到恰当的免疫治疗,就包括生物等效性在内的临床试验如何要求问题,CDE于2007年12月20日组织肾移▲植专家、药代动力学专家和实验室专家进行了讨论,并形成了初步共识。CDE于2008年1月3日对讨论情况进行了梳理。
      1、会议讨论情况
      1.1 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药物特点
      目前,临床应用的免疫抑制剂有三大类,包括糖皮◆质激素、小分子药物和蛋白质药物。
      1.1.1 糖皮质激素,作为基础治疗,其免疫学作用主◇要表现在减少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,影响T细⌒ 胞激活和黏附。大剂量进行冲击治疗时,还可通过直接作用造成淋巴细胞溶解和凋亡,以达到快速有∑效地抑制免疫作用。国内外医疗实践中存在用量差异,与国外比较,国内激素用量可能⊙较大。
      1.1.2 小分子免疫抑制剂为重要的一线药物,大部分衍生〖于微生物产物,在∮临床耐受浓度范围内与靶目标的结▲合不会达到饱和状态,表现为效应与浓度呈一定相关性。就已上市的多个免疫抑制剂,普遍存在㊣ 治疗窗窄情况,而∩且有些品种还属高变异药物,一般需要进行治疗药物♂浓度监测(TDM)和剂量调ㄨ整。
      1.1.3 蛋白类药物包括清除性蛋白免疫抑制剂和非清除性蛋白抑制剂,清↓除性蛋白免疫抑制剂为破坏T细胞和(或)B细胞的抗体。T细胞清除常伴细胞因子释放,导致严重的全▓身症状,出☆现首剂效应。非清除性蛋白抑制剂为单克隆抗体或嵌◥合蛋白,作用靶目标蛋白仅在免々疫细胞上表达,很少触发细胞因子释放因而非免疫毒性低。
      1.2 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∞反应适应症特点
      实体器官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预防,是器官移植领域免疫抑①制药物研发最常采用ぷ的适应症平台。对于该适应症,理想目标为:①增高患者↑和移植物存活率;②降低排斥反应☉发生率;③控制感染和淋巴瘤的发生率。
      与其他适应症相比,该类适应症有如下特点:
      ①有严格♀的治疗窗。从免疫学角度,既要求特异地抑制抗移植物免疫反应,又要求机体保存对微生物的免疫能力。从治疗学角度,既要求促进移※植受者及移植物存活,又要求减少不良反应(肿瘤、感染或其他)。在治疗窗内,诱导期免疫抑制剂量宜大,维持期减量维持。
      ②一般采用联合用药。器官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机制复杂,应选择作用机制互↙补、没有毒性叠加或潜在不良相互作用的药物联合应用。
      ③一般采用个体化用药【:临床实践中需要根据病人情况采用个体化治疗方∩案;再次移植及致敏患者剂量大,老年及亲属供体剂量小。
      ④现有上市免疫抑制剂治疗窗普通∑ 较窄。
      ⑤存在着中外医疗实践差¤异,如国外激素用量较小而国内普遍偏大等。
      ⑥可能︻的种族差异。
      1.3 国内外临床试验存在差异
      1.3.1 国内外临床试验目的
      国外用于预防¤实体器官移植免疫抑制的临床试验,其目的ξ 在于两个方面,一是观察研究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,一是观察联合用药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。国外临床试验较为系统。
      国内该领域尚无自由知识产权药物,临床用药主要ζ依赖于进口,以及随后的国内仿制。国内该适应症领域所进行的临床试验,主要为验证性临床试验。
      1.3.2 国内外ω临床试验现状
      境外药物在申请进口◆时,一般未对国内临床用药实践▃现状,以及可能存在种族的差异予以充分考虑,所进行的临床试验大都是国外糠至俅彩ζ 匝榈闹叵郑话忝①挥性诠诮辛啃Ч叵档牧俅彩匝椋膊辉诠诮幸┐ρ匝椤F浣峁牵薹ㄐ纬墒屎瞎谑导实闹泄嫠得魇椤T诠诹俅彩导校瞻峁馑得魇橐丫没颊叱惺芰擞芍瘟撇坏保饕敲庖吖鹊纫鸬陌踩苑缦铡?lt;BR>      国内Ψ该类制剂的仿制,医学方面技术要求为进行生物∩等效性试验。该类药物治疗窗有严格要求,且部分免疫抑制剂为高变异药物。目前,国内生物等效性研究现状为:仅进行空腹状态下Ψ 生物等效性试验;对于高变异药○物没有在生物等效性技术上加以考虑;等效性限度也较宽,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AUC0→t比值的90%置信区间应在80%~125%范围,Cmax比值的90%置信区间应在70%~143%范围。国外免疫抑制剂生物等效性技术要求较高。以美国FDA为例,对于免疫抑制剂,如环孢素、他克莫司、西洛莫司、吗替麦考酚酯等,要求进行空腹与进食两种状态下的生物等效性试验,其等效性范围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AUC0→t比值和Cmax比值的90%置信区间均应在80%~125%范围。加拿大对于治疗窄的药物也有较严格的技『术要求,其等∞效性范围为90%~112%。由于国内生物等效性技术要求不高,与进口同品种互换是存在风险。
      2、对临床试验技术要求的初步讨论
      2.1 对于仿制进口品▆种生物等效性技术要求
基于上述,应对仿制该适应症药物的生物等效性进行严格要求,以保证与原创品种的可替换性,具体有以下考虑可供参考:
      ①建议进行空腹和█进食两种状态的生物等效性试验。 
      ②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AUC0→t比值和Cmax比值的90%置信区间应在80%~125%范围。
      ③受试者一般应『选择健康志愿者,如不能在健ㄨ康志愿者进行,在控制干扰因素基础上也可选择病人。
      ④对々于高变异药物,需要与相关专家商定解决办法,如增加受试者数量,提高试验的样本量,如试验设计采用重复交叉★设计等,对于此类特殊适应ㄨ症药物,一般不考虑调整︽显著性水平或放宽等效性判断的限值范围。
      2.2 对于进口品种临床试验技术要求
      由于预防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适应症的特殊性,基于国内患者利◆益考虑,境外品种在申请进口国内时,应考〓虑到中国临床实践的现状与可能的种族差异。
      就药代动力学技术要求,理论上不仅应获取拟进口药物在国人的药代动力学特征,而且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,所有可能临床用药的人群,都应有必要的药代动力学参数。建议在进行药代动力学研究时:①研◣究内容包括多剂量单次给药和临床拟用剂量重复给药,以获取拟进口药物完善的药代动力学特征。②应进行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,利于上市后指导临床实践。③特殊人群药代动力学研究,可以在上市后进行。
      就临床试验技术要求,期望通过临床试验探索出适宜国人的用法用量和用药方案ω,一般应进行剂量探索性临床试验,以及适合中国人的合适剂量的疗效确证性试验。
      以上为根据CDE与相关专家讨论情∴况整理,供讨论交流◤。